敘事者的體會

著名文學批評家、美國芝加哥大學韋恩教授(Wayne Clayson Booth)在1961年出版的《小說修辭學》(The Rhetoric of Fiction)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學觀念。
他指出作品裡,有不同的敘事者,
就如「隱含的作者」、「可靠的敘述者」、「不可靠的敘述者」。
我認為人生亦可作如是觀。
很多人在接受催眠時總會說︰
「我是被家人迫來的!」
「我根本沒有問題,是家人的問題!」
「我沒有錯,全都是他們的錯!」
人總愛聽故事,多於道理。
下次,
當別人提起你的問題時,不如說一個別人如何看待你的故事。
我們人生的故事,從來不是由自己一個寫成。
我們的故事,大多局限於自己的眼光如何看世界。
其實,我們的故事只有一部分是由自己寫成,
大多部分是由別人組成。
我們的敘事角度、
我們的說法,
我們的故事並沒有絕對的可信性。
人生就是一場電影,
每一個角色都從第一身角度出發,
而非像觀眾從第三身角度透視電影的整體。
我們對自己的存在也有太多的不認識,
我們對故事裡的其他角色以至他們的想法,
更讓我們無法從直覺得知,
所以從不同的敘事者出發,
我們或可看到更多、更多盲點。
一個人的說話很片面,
會流於自己的角度。
自己的故事由自己口中說出和別人說出口的,
根本又是兩個故事。
你可嘗試改變自己的內在想法,
代入別人說自己的故事,
看到的會否更全面?

#誰#一直#寫#誰的#故事#stories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